玉伯《从前端技术到体验科技(附演讲视频)》
发布于 7 年前 作者 i5ting 18542 次浏览 来自 分享

很抱歉在首届蚂蚁体验科技 SEE Conf 大会上,给大家讲得有点磕绊不太清楚。今天写下来行诸文字,希望一些思考能与大家进一步交流。(设计师朋友可以跳过前端技术部分,直接看后面章节)

什么是前端技术

第一次接触前端开发是 2002 年大学期间,转眼 15 年多。这些年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:究竟什么是前端技术?很长很长一段时间,前端技术的定义非常清晰,就是浏览器端的 HTML、CSS、JS 技术。我们用这些技术做出各种各样的页面,我们是离用户最近的程序员。

v2-356e4bb976792ec0c2ae166405e4b502_hd.jpg

记得 2009 年开始接触 Node,很快前端技术开始爆炸性增长。最开始的变化,是前端压缩工具从基于 Java 的 YUI Compressor 开始切换到基于 Node 实现的 UglifyJS 等工具。除了前端工具上的一路狂奔,在服务端领域也出现了 Express 等框架,前端开始通过 Node 完成服务端模板甚至整个 MVC 层的开发。在蚂蚁金服,服务端层我们更多把 Node 定位为 BFF 层实现,BFF 是 Backend For Frontend 的缩写,翻译成用户体验适配层。

BFF 模式下,整体分工很清晰,后端通过 Java 等语言负责服务实现,理想情况下给前端提供的是基于领域模型的 RPC 接口,前端则在 BFF 层直接调用服务端 RPC 接口拿到数据,按需加工消费数据,并实现人机交互。基于 BFF 模式的研发,很适合拥有前端技术背景的全栈型工程师。这种模式的好处很明显,后端可以专注于业务领域,更多从领域模型的视角去思考问题,页面视角的数据则交给前端型全栈工程师去搞定。领域模型与页面数据是两种思维模式,通过 BFF 可以很好地解耦开,让彼此更专业高效。

除了服务端的渗透,从 2013 年开始,阿里开始无线 ALL IN 战略,这对前端影响非常大。有相当多的前端开始转型为 iOS 工程师(转型为 Android 的比较少,有部分 Java 工程师转型成了 Android 开发),没有转型的,也开始大量投入到 Mobile Web 开发。这个大背景下,前端与客户端技术开始互相融合,特别是在容器层。从 2015 年开始,物联网 IoT 逐步兴起,前端开始涉足 IoT 设备上的应用研发。端的本质是 devices,台式机、手机、IoT 设备都是一台台 devices,很多会直接被用户使用,有用户使用的 devices,就会有人机交互需求,就会有前端的工作价值。前端是离用户最近的工程师,这个定位一直没变。

非常有意思的是,在移动端的架构里,这几年也出现了基于 RPC 接口 + 网关 + BFF 的架构体系,在研发效率、网络性能等方面均有优势。随着 IoT 应用的涌现与复杂化,我相信最终也会出现 BFF 架构。BFF 模式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架构,从社会分工角度讲,BFF 更是一种多元价值导向的分层架构,每一层都有不错的空间去施展,不仅能发挥工业社会双手的作用,还能使用上双手上面的脑袋。齿轮不再是被动跟着转,而是开始拥有自驱的转动力。同一时期,业界也出现了一些类似的职业融合。比如 DevOps 倡导开发也懂运维,不少大公司在推行开发也懂测试,测试则转型为更专业的质量工具部门,还有前端也懂设计的 DesignOps 的出现等等。各种全栈概念的涌现,都是在重新探索更合理的分层协作模式。纷纷扰扰,成败如风。

补充一个说明,当年提出的前后端分离,并不准确,这些年一直努力纠正为前后端分层的理念。专业的分工协同对效能的提升很关键。全栈的含义是指分层演化后,每一层的技术栈要求,是每一层横向技能的全,而不是纵向跨层的通(纵向跨多层都能通的人才非常少,就如当今社会已经非常难诞生博物学家了)。不断探索更好的分层协作是有意思的,这就如人类家庭里夫妻的关系一样,男权、女权都不可取,社会的演化最终会视人为人,每个个体平等、自由,社会会以一种必然的不可阻挡的形态往前演进。

回到前端发展历史,前面说了这么多,只说了一件事,前后端分层协作的各种模式。协作的边界是数据,后端提供数据服务接口,前端消费数据实现人机交互。不同模式下,BaaS(Backend as a Service)的含义各有不同。在 BFF 模式下,由于 BFF 层的运维部署需要,前端还需负责 BFF 层的 PaaS 平台建设。不同模式下的工程体系各有不同,工程的本质是让一群人做好一堆事,涉及代码规范、协作流程、运维部署、性能与安全等很多领域,这里不再一一展开。

服务端 Node 与各种终端的涌现,让前端进入了大前端范畴,这时候的前端,已远远不只是浏览器端的页面实现技术,而是后端服务与人机界面的连接器。

v2-374230208f31483237155e80d46f1c0d_hd.jpg

什么是体验科技

我属于无线 ALL IN 战略中,选择留下来继续做 PC Web 的前端。虽然公司重点转向无线,但 PC 业务一直没停。随着近几年整个阿里集团“大中台、小前台”的策略,越来越多的企业级中后台产品处于兵荒马乱阶段,设计师非常缺失,随手一抓,都是大量体验比较糟心的产品。这过程中,越来越感觉什么地方有问题,一定在某些点上我们没做好。当时没多想,就想着既然缺设计师,我们就尝试去招聘。于是体验技术部开始拥有了设计师,非常艰辛的起步,非常感激的是,虽然艰辛,但找到了一些与我一样坚信中后台产品价值的设计师。一旦有了设计师,整个中后台产品的用户体验,一下子就提升上来了。

v2-54abf60cd133916e016343ae4adaf376_hd.jpg

设计团队的融入,日常的各种碰撞交流,让我的思维发生了很大变化。前端技术再牛,都很难直接解决产品层的用户体验。对中后台产品来说,设计的价值也远远不止于让产品的颜值提升,设计的更多更多价值,在于深入到产品的业务逻辑里去,去帮助业务梳理产品信息架构与任务流程。用户体验是一个非常综合的事,需要各种专业人士在同一个产品上聚焦发力,一起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提升产品体验。设计师在这个过程中很痛苦,很多中后台产品都是非常垂直领域的业务产品,中间件、ECS、ODPS 等一堆堆专业术语让设计师们痛苦不堪,幸运的是,我们扛了过来。

v2-9b693a1affab86f96e24e0bee03b3e90_hd.jpg

接下来的故事,在今天各个讲师的分享里,不少都有提及。整个团队的重心,开始非常清晰地往几个方向发展:

  • TWA 方向:这是比 BFF 更大的概念,上午不四的分享里有详细阐述,可参考 知乎专栏文章 。TWA 是 Techless Web App 的缩写,是一种技术理念,希望越来越多的开发者,可以不用再关注流程、构建、环境、部署等各种事,希望能做到技术无感化(Techless),让每一位开发着能安安静静的快乐编码。
  • UI 智能化方向:Ant Design 是一个设计体系,antd 是 Ant Design 的 React 实现。这几年 antd 的发展,不仅让前端编码更快更爽了,同时让一个历史悠久但生生不息的领域重燃希望:是否存在人机交互界面智能可视化搭建的可能?这个领域,这一两年在阿里内部非常火,各种搭建产品层出不穷,目前都还处于比较垂直的领域,泛化到行业级通用的产品还没怎么出现。我们也开始尝试,而且我们相信天时地利人和,一定能折腾出点什么,正在努力中,或许在下次 SEE Conf 大会中会展示给大家。
  • 数据可视化方向:下午绝云和御术的分享,相信大家对 G2 和 AntV 已经有了一个整体了解。可视化方向我们是从 2014 年开始正式投入人员去做,最开始的想法来自科幻片,大家如果喜欢看科幻片的话,会留意到各种人机交互界面都是各种可视化效果了,很少很少有传统网页。可视化是个历史非常悠久的领域,我们小学时学会的乘法竖式,就是一种可视化,可以帮助我们减少记忆成本,同时提升计算速度。
  • 图形互动化方向: 上午好修和景夫有分享,这一块才开始一年多,是我们非常笃定的一个方向。很多小孩,对书本都比较抗拒,但对游戏有着天生的喜爱。蚂蚁森林让大家从表单形式的公益,变成了互动游戏型的公益。越来越多的人机交互形式,会是有互动交互的图形界面。应用的泛互动化,是一个很大趋势。支付宝是个生活服务平台,各种生活服务的互动有趣化,一定是更有吸引力的。

v2-6830ebf2ca603dca8bd33723d73220e3_hd.jpg

看更远的未来,我相信对体验科技来说,自然化和虚拟化会是两个大趋势。

我现在在分享这个 PPT,要翻页时,需要点击键盘按钮,为什么电脑不能直接理解我的意图而自动翻页呢?比如我只要头往下示意一下,就能自然而然翻到下一页。我们现在很多行为,跳脱出来看,能发现很多很多不自然。天猫精灵等各种智能音箱,真正去用时,离自然交互还有比较远的距离。Ant Design 设计价值观里,最最重要的就是自然价值观,一切才刚刚开始探索。

再说虚拟化。虚拟化不仅仅指 AR、VR 等技术,看过黑客帝国、西部世界等科幻片的,会对虚拟化有更多体感。如果以后每个小孩出生时,就会被植入一个能五感俱全的芯片,这种情况下,我们的人机交互会是怎么样的。太多可能性与挑战在等着我们。

这一切都是体验科技,是技术与设计的融合,是服务与用户连接,是下图中的一个公式。

v2-773def061a6dd38cd97c52f040da29cc_hd.jpg

v2-e4186cd37a1f978abbf64970dee50ba9_hd.jpg

体验科技是 UX = f(services) 这个公式,能将各种各种的 services(后端服务) 通过技术与设计的融合,转变成体验一流的用户产品。这个公式的一个实现,就是蚂蚁体验云。蚂蚁体验云的初心,是希望能帮助有梦想的你,将一个个优秀的想法,通过体验云实现成一个个终端产品。 v2-ab3eae986630f436d1c6b751f4a8d895_hd.jpg

体验云才刚刚起步,目前已在内部服务蚂蚁金服、阿里巴巴集团,同时快速孵化出了云凤蝶、语雀、小钱袋等创新产品。虽然还很不完善,但我们希望能尽快与用户一起成长。很多激动人心的事正在发生,通过体验科技的开放,我们希望着能为世界带来更多平等的机会。 v2-98323a7d1c563df55151451066a7709e_hd.jpg

感谢聆听,期待交流。

附 SEE Conf 演讲视频: 优酷地址

最后,演讲 PPT 已精心整理并转换为 PDF 上传至 SEE Conf 语雀在线知识库,欢迎下载(请 注册语雀,个人描述内注明 #知乎seeconf# 便可快速申请邀请码,登录后即可下载)

23 回复

已经过玉伯本人授权,稍后会同步发到node全栈公众号

好文章,收藏,让我重新认识了前端开发

希望node越来越好

精彩至极,报名了,可惜时间不允许未能现场感受大师风采

有朋友说:“就分层的角度说,这篇文章并没有提出什么新的架构吧。依旧是大后端提供接口,node层处理数据。”

我的回复:

是的,不过此文的大局观极好,对于某些想了解大厂做法才敢选型的人来说,这是极好的佐证。

其实在外面听的再多,还不如『眼见为实』,想进去看看更多还没放出来的黑科技的同学,欢迎私信我~

希望node越来越好,受益良多

这篇文章真心不错

阿里团队还是很靠谱的

很靠谱的文章

大公司和小公司对全栈理解不同,用户体验确实需要花很多精力优化

前端能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了

我觉得不四那个TWA很棒,玉伯说的广度深度那个也很棒

希望node越来越好

感谢分享

TWA 那段提到的知乎链接可否发一下?

老能看到你
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