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阅读一个 npm 模块(4)- throttle-debounce
系列文章:
上一篇文章中介绍的属性描述符的知识太偏于理论,今天阅读的 throttle-debounce 模块会实用许多,在工作常常可以用到。
一句话介绍
今天阅读的 npm 模块是 throttle-debounce,它提供了 throttle
和 debounce
两个函数:throttle 的含义是节流,debounce 的含义是防抖动,通过它们可以限制函数的执行频率,避免短时间内函数多次执行造成性能问题,当前包版本为 2.0.1,周下载量为 6.3 万。
用法
首选需要介绍一下 throttle
和 debounce
,它们都可以用于 函数节流 从而提升性能,但它们还是存在一些不同:
- debounce:将短时间内多次触发的事件合并成一次事件响应函数执行(往往是在第一次事件或者在最后一次事件触发时执行),即该段时间内仅一次真正执行事件响应函数。
- throttle:假如在短时间内同一事件多次触发,那么每隔一段更小的时间间隔就会执行事件响应函数,即该段时间内可能多次执行事件响应函数。
虽然每天最烦等电梯要花上十几分钟,但还是可以用坐电梯来举例子:
- debounce:假如我在电梯里面正准备关门,这时 A 想要坐电梯,那么出于礼貌我会按下开门键,然后等他走进电梯后再尝试关门;等 A 进电梯后,又发现 B 也想要坐电梯,那么同样出于礼貌我会按下开门键,然后等他走进电梯。那么假如一直有人想要坐电梯的话,我就会不断地延后按下关门键的时机,直至没有人想要坐电梯(现实生活中我这样做的话,估计每天除了坐电梯就可以什么都不做了)。
- throttle:实际上我每天都有工作要完成,不可能在电梯里无限地等别人。那么这回我任性一点,规定我只等 30 秒,不管到时候有没有人想要坐电梯,我都会按下关门键走掉。
从上面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出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只要有事件发生(有人想坐电梯),若使用了 throttle
方法,那么在一段时间内事件响应函数一定会执行(30秒内我按下关门键);若使用了 debounce
方法,那么只有事件停止发生后(我发现没有人想坐电梯)才会执行。
大家可以尝试在 Code Pen -Demo 中滚动鼠标直观地感受到这两者的不同。
对于 throttle-debounce,它的简单用法如下:
import { throttle, debounce } from 'throttle-debounce';
function foo() { console.log('foo..'); }
function bar() { console.log('bar..'); }
const fooWrapper = throttle(200, foo);
for (let i = 1; i < 10; i++) {
setTimeout(fooWrapper, i * 30);
}
// => foo 执行了三次
// => foo..
// => foo..
// => foo..
const barWrapper = debounce(200, bar);
for (let i = 1; i < 10; i++) {
setTimeout(barWrapper, i * 30);
}
// => bar 执行了一次
// => bar..
源码学习
throttle 实现
将源码简化后适当修改如下:
// 源码 4-1
function throttle(delay, callback) {
let timeoutID;
let lastExec = 0;
function wrapper() {
const self = this;
const elapsed = Number(new Date()) - lastExec;
const args = arguments;
function exec() {
lastExec = Number(new Date());
callback.apply(self, args);
}
clearTimeout(timeoutID);
if (elapsed > delay) {
exec();
} else {
timeoutID = setTimeout(exec, delay - elapsed);
}
}
return wrapper;
}
整个代码的逻辑十分清晰,一共只有三步:
- 计算距离最近一次函数执行后经过的时间
elapsed
,并清除之前设置的计时器。 - 如果经过的时间大于设置的时间间隔
delay
,那么立即执行函数,并更新最近一次函数的执行时间。 - 如果经过的时间小于设置的时间间隔
delay
,那么通过setTimeout
设置一个计数器,让函数在delay - elapsed
时间后执行。
源码 4-1 并不难理解,不过需要关注一下 this
的使用:
function throttle(delay, callback) {
// ...
function wrapper() {
const self = this;
const args = arguments;
// ...
function exec() {
// ...
callback.apply(self, args);
}
}
}
在上面的代码中,通过 self
变量临时保存 this
的值,从而在 exec
函数中通过 callback.apply(self, args)
传入正确的 this
值,这种做法在闭包相关的函数调用中十分常用。正因为这里对 this
的处理,所以可以实现下面的能力:
function foo() { console.log(this.name); }
const fooWithName = throttle(200, foo);
const obj = {name: 'elvin'};
fooWithName.call(obj, 'elvin');
// => 'elvin'
debounce 实现
由于 debounce
n 只是往后推延函数的执行时间,并不具有 throttle
每隔一段时间一定会执行的能力,所以其实现起来更加简单:
function debounce(delay, callback) {
let timeoutID;
function wrapper() {
const self = this;
const args = arguments;
function exec() {
callback.apply(self, args);
}
clearTimeout(timeoutID);
timeoutID = setTimeout(exec, delay);
}
return wrapper;
}
将上述代码与 throttle
实现的代码相比,可以发现其就是去除了 elapsed
相关逻辑后的代码,其余大部分代码一模一样,所以 debounce
函数可以借助 throttle
函数实现(throttle-debounce 源代码中也是这样做的),throttle
函数也可以借助 debounce
函数实现。
throttle 和 debounce 使用场景举例
throttle
和 debounce
适用于用户短时间内频繁执行某一相同操作的场景,例如:
- 用户拖动浏览器窗口改变窗口大小,触发
resize
事件。 - 用户移动鼠标,触发
mousemove
等事件。 - 用户在输入框内进入输入,触发
keydown
|keypress
|keyinput
|keyup
等事件。 - 用户滚动屏幕,触发
scroll
事件。 - 用户在点击按钮后,由于 API 请求耗时未立即看到响应,可能会不断点击按钮触发
click
事件。
在网上搜索了不少资料,发现对两个函数的使用场景有时彼此之间都互相矛盾,例如有的说在搜索框进行输入,应该使用 debounce
进行限流,从而减轻服务器压力;有的说使用 throttle
进行限流即可,可以更快地返回用户的搜索结果。
在我看来,并不存在一个场景,就一定是使用 throttle
和 debounce
中的一种方法并另外一种方法好,往往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考虑和选择:
- 当事件响应函数对 CPU、GPU、流量、服务器等资源的占用在接受范围内时,可以使用
throttle
进行限流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。 - 当事件响应函数对 CPU、GPU、流量、服务器等资源的占用较大时,可以使用
debounce
进行更强力的限流,从而减轻压力。
写在最后
throttle-debounce 源码和我前几天所看的 Sindre 所写的模块代码风格完全不同,它的代码中注释的行数约为代码行数的三倍,而且函数的参数均有详细的注释,这本应是一件好事,但是对于我阅读源码而言,并没有觉得更加轻松,而求由于对可选参数进行的如下处理,让我阅读起来更加费力:
// 源码 4-2
/**
*
* @param {Number} delay
* @param {Boolean} [noTrailing]
* @param {Function} callback
* @param {Boolean} [debounceMode]
*
* @return {Function} A new, throttled, function.
*/
export default function ( delay, noTrailing, callback, debounceMode ) {
// `noTrailing` defaults to falsy.
if ( typeof noTrailing !== 'boolean' ) {
debounceMode = callback;
callback = noTrailing;
noTrailing = undefined;
}
// ...
}
在源码 4-2 中,从注释可以看出 noTrailing
和 debounceMode
是可选参数,delay
和 callback 为必选参数,然后它将可选参数 noTrailing
放在了必选参数 callback
之前,再在函数中的代码进行判断:假如 noTrailing
为函数的话,则此值应作为 callback
,然后再将 noTrailing
设为默认值 undefined
。
不禁感叹这真是一番骚操作,哪怕是为了兼容 ES5,也有更好的写法,这里说说我个人认为可用 ES6 语法时更好的写法:
export default function (dalay, noTrailing, options = {
callback = false,
debounceMode = false,
} = {}) {
// ...
}
关于我:毕业于华科,工作在腾讯,elvin 的博客 欢迎来访 ^_^
感觉这个比较适合前端 后端聊天室这种的不知道适不适用
@phper-chen 嗯啊,这个在响应用户动作时使用的多一点。 聊天室使用 websocket 的话不太需要,但是如果降级为轮询的话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控制频率。
跟着楼主读一读
@yokingma 一起一起 😊
电梯比喻的好形象,这两个我之前也是一知半解,现在终于懂了,感谢分享
@DCbryant 我也是在其它地方看到了这个比喻,进行了一点修改用来说明 ^_^